商辦惜售 Q1交易額腰斬

更新日期:2011/03/30 02:57 記者蔡惠芳/台北報導

工商時報【記者蔡惠芳/台北報導】

 

鑑於台北市精華地段的優質商用不動產,面臨嚴重缺貨,賣方惜售心態濃厚,使得第1季商用不動產交易金額僅139.8億元,較上季大幅減少49.3%,較去年同期也銳減27%。

 

高力國際董事總經理劉學龍預期,第2季後商用不動產市場可望呈多頭格局,不受政策打炒房所影響。

 

第1季土地市場方面,高力國際最新統計結果顯示,成交金額卻高達485億元,雖比上季減少19.3%,但也創下2007年以來單季第4高紀錄。尤其上周新北市政府公開標售新莊副都心2筆商業區土地,更吸引25封標單投遞,顯示建商資金仍充沛,呈「資金不退,多頭不止」的格局。

 

然而,隱憂是土地市場目前的多頭態勢,恐怕會添加一個央行更加緊縮土融、建融政策力道的變數。

 

劉學龍指出,預計本周央行理監事會議,央行升息幅度以及緊縮建商餘屋貸款年限從2年縮短到6個月的政策動向,最攸關中小型建商出手購地的預算。

 

在土地交易熱門區域方面,台北市再度重回榜首,首季成交8塊地、總成交金額為198.4億元;新北市以160億元,排名第二。值得觀察的趨勢是,未來大型商用不動產、土地市場的變化,將呈現「換手」的洗牌趨勢。

 

劉學龍指出,首先,可觀察金融機構將持續出售已承受或自用的不動產,像日盛銀行、安泰銀行、永豐銀行、大眾銀行和渣打銀行的動作。

 

其次,部分外資企業陸續出售長期持有的非自用不動產,像景順證券投資信託公司日前以3.6億元,把中壽大樓其中1個樓層賣給萬海航運;英商怡和洋行也把新生南路忠孝東路口的世界貿易大樓以4.54億元,賣給大榮貨運,都是有跡可循。

 

此外,國泰新光的REAT不動產也可望自第2季後陸續釋出,估計200億元資產會流通到市面;外資法人機構也正積極評估,投入台灣商用不動產市場;政府10年期公債利率約1.5%、仍比商用不動產租金報酬率低約1%,因此可望吸引大型金融壽險業陸續搶進優質標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傑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