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壓制方言 反掀起族群示威潮
2010/11/23 04:11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由於中國政府將廣東話、上海話與西藏話排除或計畫排除在廣播與語言課程之外,罕見地引發民眾大規模抗議。這項攸關其母語存廢的議題,意外地讓中國各方人種團結一致。在重視安定甚於一切、異議份子均遭嚴懲的中國,極少見到這種抗議官方政策的舉措;示威者惡言相向、激烈捍衛文化的行動,更讓習慣於抗議不溫不火、且議題多半關乎貪污與污染的官員措手不及。
西藏、上海、廣州掀保護母語運動
中國十三億人口幾乎都只學官方語言普通話長大,但普通話推行數十年,仍無法扼殺方言。從西藏偏遠山區,到上海與廣州的摩天大樓,意外地讓中國各方人種同感憤怒,也把他們團結起來。七月底廣州一場集會上,示威者憤怒地推擠警方、毫不客氣地大飆粗話,要求保護母語廣東話。許多人高喊:「廣東人說廣東話!」示威者蜜雪兒表示:「抗議的人非常團結,我們都只有一個目的:保護自己的語言。」今年十月,藏族學生也走上青海街頭,抗議教育體系將藏語邊緣化。
路透記者指出,或許民主台灣的例子,可作為語言共存的範例。在台灣,國民黨統治初期一度壓制台語,但一九九○年代台灣民主扎根後,台語意識抬頭,政治人物現在也會講台語,台語連續劇甚至成為台灣電視主力。
走進中國廣大且貧窮的鄉村,要聽到普通話機率微乎其微。據調查,中國約僅一半人口講普通話。在中國,要出人頭地,一定要會普通話,因此許多年輕藏人等少數民族,不得不將學習漢語的重要性擺在學習母語之上。
這種語言流失的不安,儘管可能不會如滾雪球般演變成暴動,但持續侵蝕語言多樣性,可能導致更根深柢固的憤怒。協助籌劃粵語抗議運動的香港活動人士蔡淑芳說:「我們很擔心,因我們看到包括藏人在內,少數民族的文化慢慢凋零、被同化。」
近幾十年來,非粵語人口大量移入廣州,讓許多廣州人在土生土長的城市也產生疏離感;粵語至少還有香港流行文化的有力加持,在五光十色的繁華上海,市民甚至會感到更深切的疏離感。上海許多商店是外地人開設,商店櫥窗甚至還會貼「請說普通話」的告示,有感於方言的逐漸消失,當地興起重新省思中國單語政策的呼聲,學者呼籲應該允許讓孩子們從小就說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