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熱錢 財金官員︰已有退潮跡象

更新日期:2010/11/13 04:11

自由時報記者王孟倫、盧冠誠/台北報導〕針對防堵熱錢流入炒匯,三大財金部會央行、金管會財政部昨天會晤商討對策;財政部次長張盛和昨表示,與中央銀行及金管會已達成共識,將觀察一段期間後,視情況必要再研定相關管理措施。

 

中央銀行副總裁周阿定、金管會副主委吳當傑與財政部次長張盛和昨天中午,針對目前政府相關熱錢問題,進行檢討與會商。張盛和昨天指出,由於政府已祭出多項措施,包括:禁止外資匯入定存、外資借券保證金限用美元以及公債都得納入三成額度計算等。

 

張盛和指出,在借券保證金部份,目前外資新台幣借券保證金餘額有由過去一千兩百億元降至四百八十億元,顯示政策已經見到成效,而外資投入公債部份,因只實施一天,所以還須觀察一段期間後,視情況必要再研定相關管理措施。

 

張盛和強調,熱錢在台灣已有退潮的跡象,經各部會討論後,暫時沒有推出新措施計畫。他指出,根據央行統計,帳面上的疑似熱錢水位已下降;所謂的「熱錢」是指資金匯入台灣後,沒有投入股市或債市等有價證券,想要藉機炒匯的可疑資金。

 

金管會官員則指出,對於熱錢管理問題,財金部會將聯手持續觀察,若有必要,會採取進一步措施。

 

不過,近來新台幣升值趨勢並沒有明顯卡住,為何財金部會宣稱打熱錢已經有效果?張盛和解釋,匯率升值和熱錢兩者不是必然關係,許多國家沒有熱錢、貨幣一樣升值。

 

他強調,政府並不是要打外資,而是外資進來卻不做任何投資,只想等著新台幣升值,來套利賺匯差,這才是「熱錢」,這部分才是政府要打擊防堵的對象。

 

學者︰熱錢稅 可考慮

 

前經建會主委、台大經濟系教授陳添枝則表示,為了打擊熱錢、維持貨幣匯率穩定,包括熱錢稅等相關措施是可以考慮的一種做法;他強調,畢竟透過「市場干預」或是「資本管制」,後遺症與代價太大,但熱錢稅在實施上,可能會有些技術性難度,這要花點時間研究與克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傑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