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急升 壽險避險有對策

更新日期:2010/11/07 11:31

(中央社記者田裕斌台北7日電)新台幣匯率一度衝破「馬英九防線」30.219元,外界重視海外投資動輒4成的壽險業匯損狀況,不過,壽險業對於波動劇烈的匯率早有對策,新台幣急升對壽險業衝擊有限。

 

新台幣自9月以來啟動一波又急又快的升值走勢,從原本穩定31.7至32元的區間,升值至最高30.03元,其中,9月升值8.2角,幅度約2.56%,10月升值5.9角,幅度約1.89%。

 

壽險業在現金滿手,國內投資工具不足,胃納量也有限下,近年來積極提高海外投資比重,從原本的35%陸續提高至40%至45%,雖然提振整體投資報酬率,但也讓資產暴露在匯率風險下,業者的避險功力更是影響損益表現的關鍵。

 

由於過去曾經發生匯兌虧損大幅侵蝕獲利,甚至拖累金控獲利由盈轉虧,壽險業者在避險策略上可說是「身經百戰」,除了自然避險、傳統避險(SWAP)外,一籃子貨幣避險更成為今年壽險業控制匯損的利器。

 

一籃子避險是挑選與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走勢相同的貨幣作為避險,取代美元結算的可能性,降低匯兌風險,近年來亞幣就是壽險業者主要挑一籃子貨幣的組成內容。

 

原則上,挑選的貨幣只要表現的比台幣更為弱勢,壽險公司帳上便可產生未實現匯兌利益,一籃子避險與自然避險效果類似,只要無進行結算,匯兌損益只是帳面數字的跳動。

 

雖然今年9月新台幣匯率已經開始大幅走升,但從壽險業第三季季報表現揭露數字,壽險業的匯兌成本,仍在普遍控制的2%之內,國壽副總經理林昭廷指出,新台幣走升並非獨強,國壽在亞幣等一籃子貨幣操作上「賺不少」,9月以來的避險成本與往日相較,仍屬平穩,他強調,10月以來的狀況也一樣,避險成本並未大幅波動。

 

新光金控副總經理徐順鋆也表示,第3季避險因亞幣一籃子避險策略奏效,整體損益並未受影響,儘管10月以來新台幣表現強勢讓新壽避險成本提高,但因傳統避險部位比重大,還在可以應付的範圍內。

 

此外,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原則同意壽險業者將外匯損失準備金列在「業主權益」項下,降低外匯波動對淨值的影響,也讓壽險業吃下定心丸,壽險業者表示,「外匯損失準備金」的概念像水庫,平時以提列準備金的方式取代實際的外匯操作避險,不僅可省下大筆的避險費用,也可讓財報數字更平緩,不會因匯兌損益暴起暴跌。

 

在「外匯損失準備金」制度上路後,未來壽險業除了損益表數字不會因為匯兌損益暴漲暴跌,淨值浮動也將更為平穩,壽險業不再動輒因匯兌損益而有增資壓力,在經營上將更為穩健。99110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傑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