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未來三年大舉海外收購

更新日期:2010/11/07 12:32

(中央社台北7日電)國際投資顧問公司畢馬威KPMG最近對中國企業調查顯示,中國很多企業計劃在未來三年大舉收購海外資產,顯示出資金充裕的中國企業正在向海外尋求新的市場和新技術。

 

中國最大的國有銀行中國工商銀行最近宣佈,以一美元代價收購一家美國證券交易商。中國工商銀行收購這個屬於福迪斯證券公司旗下一家小公司「普萊姆交易服務公司」,將負責償還該公司的所有債務,中國工商銀行同時還尋求在東南亞收購資產。

 

上個月,國有的中國外海石油公司取得了德州天然氣田的1/3股權。這些只是中國企業在全球收購的幾個例子。去年,中國企業在海外的併購和收購行動裡,投資了大約430億美元。

 

香港投資顧問公司畢馬威KPMG的併購收購負責人費爾利向美國之音表示,中國的企業,不論國有還是私有,都在尋求海外收購。

 

根據畢馬威的調查,有超過150名中國企業負責人計劃在未來三年進行海外投資。他說:「在我們訪問的人當中,有百分之85打算進行海外併購和收購。事實上每個人都有這方面的議程。」

 

營收在1億5千萬美元的受調查企業,大部分表示他們尋求在亞洲投資。至於營收超過這個數字的企業則表示,他們除了亞洲外,還打算到北美和歐洲投資。

 

費爾利說,「我們看到那些前來美國和歐洲投資的企業,他們的確在收購資訊技術,品牌和技術,這些資產可以為他們自己的企業帶來進一步提升。現在也許需要出口更多到海外。以後,也許可以利用更好的國際品牌和技術,將產品取得優勢,輸入中國當地市場。」

 

舉例來說,中國汽車製造商吉利於今年8月完成了收購福特汽車屬下的瑞典汽車製造商富豪。富豪汽車計劃在中國開設新工廠,然後將中國生產的汽車銷往歐洲。

 

作為中國為其迅速發展的經濟確保原料供應戰略的一部分,中國企業還廣泛在非洲和拉丁美洲投資,主要是在礦業,石油和天然氣方面。

 

但是無論如何,由於安全考慮,中國在諸如能源等領域對美國的投資已經失敗。2005年西庫公司,也就是收購德州油田的同一家公司,未能收購UNOCAL公司。鞍山鋼鐵公司和鋼鐵發展公司在密西西比州建立強化鋼板廠,但是面臨一些美國議員的反對。

 

畢馬威調查還發現,中國企業相對來說在做成交易方面缺少經驗,文化的差異,以及做成決定的過程,有時候阻礙了他們完成交易的能力。多數人希望中國人控制他們收購的公司,但是有些人在面對一些所有權限制時裹足不前。99110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傑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